loader
  • 地址 :郑州市工人路与颍河路交叉口向南20米
  • 电话 :13007622387
  • 邮箱 : 359055003@qq.com

中医保守治疗扁桃体炎

中医治疗扁桃体炎

扁桃体发炎是一种很常见的疾病扁桃体炎(别名:腭扁桃体 英文:Amygdalitis )是扁桃体的炎症。当扁桃体发生炎症的时候,脱落上皮、淋巴细胞及细菌会堆积在隐窝开口处,此时扁桃体表面就会出现点状豆渣样物。临床上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,主要症状是咽痛、发热及咽部不适感等。扁桃体炎(别名:腭扁桃体 英文:Amygdalitis )是扁桃体的炎症。当扁桃体发生炎症的时候,脱落上皮、淋巴细胞及细菌会堆积在隐窝开口处,此时扁桃体表面就会出现点状豆渣样物。临床上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,主要症状是咽痛、发热及咽部不适感等。 (别名:腭扁桃体 英文:Amygdalitis )。当扁桃体发生炎症的时候,脱落上皮、淋巴细胞及细菌会堆积在隐窝开口处,此时扁桃体表面就会出现点状豆渣样物。临床上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,主要症状是咽痛、发热及咽部不适感等。

扁桃体发炎在中医学中被称为“乳蛾”,主要可以分为两种,急乳蛾即急性扁桃体炎,慢乳蛾即慢性扁桃体炎。中医治疗扁桃体炎的效法有多种,其中最主要的是辨证论治,针灸疗法、单方也是行之有效的方法,均可以单独应用;局部治疗多作为配合性疗法。

中医治疗扁桃体炎辨证论治,主要分内治和外治,内治针对不同的病因采用不同的中药进行治疗,外治主要分为药物局部治疗、局部刺血、药物外治、烙法、雀啄法、割法以及针推按摩治疗方法。

【内治】

一、风邪侵袭证

主证:病初起咽喉干燥灼热,疼痛逐渐加剧,吞咽时更重。全身见头痛,发热,微恶风,咳嗽,舌质红,苔薄黄,脉浮数等。检查见喉核红肿,连及喉关,喉核表面有少量黄白色腐物。

 证候分析:风热邪毒搏结咽喉,蒸灼喉核,气血壅滞,脉络不畅,故咽喉干燥、灼热、发痒、疼痛,喉核红肿;病初起,火热不甚,故喉核表面黄白色腐物不多;发热、微恶风、头痛、咳嗽、舌质红、苔薄黄、脉浮数为风热在表之证。

 治则:疏风清热,利咽消肿。

 方药:疏风清热汤(《中医喉科学讲义》)加减。

 药物组成:防风6g,金银花9g,连翘9g,黄芩10g,赤芍9g,牛蒡子6g,桔梗6g,甘草4.5g,桑白皮9g,玄参9g,浙贝母9g,天花粉9g

 加减法:大便秘结加大黄、芒硝以泄热解毒;头痛甚加川芎、白芷、杭菊以疏风止痛;热盛加大青叶以清热解毒。

 临床上,若表现为发热无汗,头痛身疼,口渴欲饮,大便秘结,咽喉及扁桃体红肿,或扁桃体表面有分泌物粘附,多属表寒里热,治宜表里双解,用防风通圣散(《素问病气宜保命集》)加减:药用麻黄5g,白芍10g,荆芥10,防风10g,川芎5g,金银花10g,连翘10g,石膏30g(先煎),栀子10g,黄芩6g,桔梗6g,甘草5g,薄荷5g(后下),大黄6g(后下),蒲公英10g,射干6g,并酌情加减。

 若患者不有阳虚体质,证见恶寒发热,汗出不畅,疲劳,面色青晦,尿色清;咽喉肿痛,甚则吞咽困难,扁桃体充血色泽暗红;苔薄白滑润,脉沉细,为肾阳不足,寒邪直中少阴。治宜温经散寒,利咽止痛,可用麻黄附子细辛汤(《伤寒论》)加减:麻黄36g,制附子610g,细辛3g,桔梗610g,甘草36g,赤芍1015g,射干10g

 二、肺胃热盛证

 主证:咽部疼痛剧烈,连及耳根,吞咽困难,痰涎较多。全身症见高热,口渴引饮,咳嗽痰黄稠,口臭,腹胀,便秘溲黄,舌质红,苔黄,脉洪大而数。检查见喉核红肿,有黄白色脓点,甚者喉核表面腐脓成片,咽峡红肿,颌下有臖核。

 证候分析:肺胃热盛,火毒上攻咽喉,则见喉核红肿,咽部疼痛剧烈,连及耳根,吞咽困难;火毒灼伤,化腐成脓,则有黄白色脓点,甚至腐脓成片;热灼津液成痰,痰火郁结,故痰涎多、颌下有臖核;邪热传里,胃腑热盛,则发热、口臭、腹胀;热盛伤津,则口渴引饮,痰稠而黄;热结于下,则大便秘结、小便黄赤;舌质红、苔黄厚、脉洪数为肺胃热盛之象。

 治则:泻热解毒,利咽消肿。

 方药:清咽利膈汤(《外科发挥》)加减。

 药物组成:荆芥10g,防风10g,薄荷6g,栀子10g,黄芩10g,黄连6g,金银花15g,连翘15g,桔梗10g,甘草6g,牛蒡子10g,玄参12g,生大黄10g(后下),玄明粉6g(冲服)。

 加减:若咳嗽痰黄稠,颌下有臖核,可加射干、瓜蒌、浙贝母以清化热痰散结;持续高热,加石膏、天竺黄以清热泻火、除痰利咽;若喉核腐脓成片,加马勃、蒲公英等以祛腐解毒。

 三、阴虚邪滞证

 

主证:咽部干焮,微痒微痛,哽哽不利,午后症状加重。全身可见午后颧红,手足心热,失眠多梦,或干咳痰少而黏,耳鸣眼花,腰膝酸软,大便干,舌质干红少苔,脉细数。检查见喉核肥大或干瘪,表面不平,色潮红,或有细白星点,喉核被挤压时,有黄白色腐物自隐窝口内溢出。

 证候分析:肺肾阴虚,津不上承,咽喉失于濡养,更为虚火上扰,余邪滞留,故见咽喉干焮、微痒微痛、哽哽然不适;下午为阳中之阴,阴虚则阳盛,更助虚火上炎,故午后症状加重;虚火灼腐喉核,气血不畅,故见喉核肿大暗红或干瘪,隐窝口有黄白色腐物,喉关亦暗红肥厚;午后颧红、手足心热、失眠多梦、干咳痰少而黏、耳鸣眼花、腰膝酸软、大便干、舌质干红少苔、脉细数等均为阴虚火旺之证。

 治则:滋养肺肾,清利咽喉。

 方药:百合固金汤(《医方集解》)加减。

 药物组成:百合15g,玄参15g,麦冬15g,生地黄15g,熟地黄15g,当归6g,芍药15g,浙贝母12g,桔梗12g,甘草6g

 加减:兼目睛干涩,脉弦等肝阴不足之证者,酌加沙参、枸杞子、川楝子。如扁桃体质硬或肿大,加川牛膝、丹参、生牡蛎、海蛤粉、路路通之类以活血通络,除痰散结。

 临床上,若偏于肺阴虚者,可用养阴清肺汤加减;偏于肾阴虚者,可用六味地黄汤或知柏地黄丸加减。

 四、气虚邪滞证

 主证:咽干痒不适,异物梗阻感,咳嗽痰白,胸脘痞闷,易恶心呕吐,口淡不渴,大便不实,舌质淡,苔白腻,脉缓弱。检查见喉核淡红或淡暗,肥大,溢脓白粘。

 证候分析:脾气虚清阳不升,喉核失养,故咽部干痒不适;清阳不升,气机不利故有异物梗阻感、咳嗽、胸脘痞闷、易恶心呕吐;脾虚湿困,则见喉核淡红或淡暗、肥大,溢脓白粘;神疲乏力、口淡不渴、痰白、大便不实、舌淡苔白腻、脉缓弱为脾虚湿困之证。

 治则:健脾和胃,祛湿利咽。

 方药:六君子汤(《校注妇人良方》)加减。

 药物组成:党参15g,白术15g,甘草10g,茯苓15g,陈皮10g,法半夏12g

 加减:湿邪重者加厚朴、枳壳宣畅气机,祛湿利咽;若喉核肿大不消加浙贝母、生牡蛎以化痰软坚散结。

 五、痰瘀互结证

 主证:咽干涩不利,或刺痛胀痛,痰粘难咯,迁延不愈。全身症状不明显。舌质暗有瘀点,苔白腻,脉细涩。检查见喉关暗红,喉核肥大质韧,表面凹凸不平。

 证候分析:久病入络致气血不畅,气滞血瘀,咽喉失于气血荣养,故咽干涩不利、刺痛胀痛、喉关暗红;病程日久,余邪滞留成痰,与瘀血搏结于喉核则表现为痰粘难咯、喉核肥大质韧、表面凹凸不平;舌质暗有瘀点、苔白腻、脉细涩为痰瘀阻滞脉络之象。

 治则:活血化瘀,祛痰利咽。

 方药:会厌逐瘀汤(《医林改错》)合二陈汤(《太平惠民和剂局方》)加减。

 药物组成:桃仁12g,红花6g,当归10g,赤芍15g,生地黄15g,桔梗12g,玄参15g,甘草6g,枳壳12g,柴胡12g,茯苓15g,陈皮10g,法半夏12g

 加减:如喉核暗红,质硬不消者,加昆布、莪术、丹参、水蛭、路路通、生牡蛎以活血软坚散结;如复感热邪,溢脓黄稠,加黄芩、蒲公英、车前子、皂角刺以清热化痰。

 【外治】

 一、药物局部治疗

 l、含漱:可用漱口方或鲜土牛膝15g煎汤,每日数次。

 2、含服:急性扁桃体炎可用新雪颗粒1/3袋加温热开水l0mL溶解后口含,仰头张口位1015分钟后将药液徐徐咽下,30分钟内不要喝水或漱口等,此法每日46次;亦可用其他咽喉含服剂,常用药物有:六神丸、喉症丸、点舌丹,每次23粒,每天35次。慢性扁桃体炎可用铁笛丸或润喉丸,每次12粒,每日35次,可用西藏青果每次1枚,每日78次。亦可用其他市售成药丸剂或片剂含服,如草珊瑚含片、桂林西瓜霜片、健民咽喉片等,每次12片,每天若干次。

 3、吹药:将药粉吹入腭弓和扁桃体表面,每日10次以上,可选用冰硼散(清凉止痛)、珠黄散(消肿辟秽)、锡类散(去腐生肌)、双料喉风散(清热解毒)之类。

 二、局部刺血

 1、扁桃体浅刺放血:

 方法:患者坐位,后靠椅背,头尽量后仰,口大张,用压舌板将舌压下,使充分暴露扁桃体;然后,持5寸长毫针,对准充血红肿之扁桃体患处,以轻浅的操作手法,迅速而密集地浅刺510下,使之微微出血。或者用三棱针尖对准红肿之扁桃体,或刺有脓点处,浅刺24下,出血为度。每天1次。

 注意事项:局部刺血前后,均以淡盐水清洁口腔;治疗期间,注意保持口腔清洁,可以配合局部含服药物。

 适应证:急性扁桃体炎。

 2、扁桃体深刺放血

 方法:患者坐位,后靠椅背,头尽量后仰,口大张,用压舌板将舌压下,使充分暴露扁桃体。将长15cm、直径2mm之不锈钢针用75酒精消毒后从一侧口角处迅速斜刺对侧肥大之扁桃体,深度可达lcm。有血涌出者为有效。拔针后未流血者,可重复再刺直至流血。如双侧扁桃体均肿大,则双侧均予治疗,刺血后再以淡盐水漱口。每日12次。71疗程。

 注意事项:局部刺血前后,均以淡盐水清洁口腔;治疗期间,注意保持口腔清洁,可以配合局部含服药物;有急性上呼道感染者、女性病人月经期不宜进行此法治疗。

 适应证:慢性扁桃体炎。

 三、药物外治

 1外敷:选用紫金锭、双柏散、三黄散、如意金黄散等,用水、蜜调成糊状,外敷于喉核对应之颈部或肿大之臀核,每日2次。

 2外搽:选用牛黄解毒丸、紫金锭,以淡盐水或蜂蜜调成糊状,搽于臖核肿痛处,每日数次。

 四、烙法

 方法:患者取正坐位,尽量张大口,医生持金属压舌板压下舌前三分之一并令发“啊”音,另一手持特制的小烙铁置酒精灯上烧红,蘸香油并在压舌板上轻点一下(去除多余的香油),迅速而准确地烙在扁桃体上,闻有烙声响即取出烙铁,每侧扁桃体可烙5~10下,每周烙1~2次,再次施烙的时间以前次形成的烙痂脱落为度,并须以前次施烙的部位为中心向周围扩展,直至扁桃体逐渐缩小,表面平滑即可停烙。一般扁桃体Ⅲ度者须烙25~30次,Ⅱ度者须烙15~20次。

 适应证:慢性扁桃体炎。适用于因全身情况不宜于手术者。需要患者能够配合。

 五、雀啄法

 方法:坐位,张口,以压舌板压住舌体,充分暴露扁桃体。医者持扁桃体手术弯刀,在扁桃体上做雀啄样动作,每刀深度约23mm,每侧行4~次,伴少量出血,以吐2口~3口血为适度。231次,5次为1疗程,连续2个疗程。

 适应证:慢性扁桃体炎。

 六、割法

 方法:先行漱口法,再以新毛笔碾散笔尖,蘸矾灰醋,涂于喉核欲割之处,使该处硬化。即以左手持有齿镊挟住硬化处,并稍用力向外牵拉,使欲割之肉外突;后以右手持刀,将其割去约黄豆大小。即吹以梅香散。每日1次或每周13次均可。

 适应证:慢性扁桃体炎。

 注意事项:割治前,先以鹅毛针点刺蛾体。出污血者,可即行割治,出鲜血者,宜暂缓割治;慢乳蛾急性发作,其红赤甚者,宜暂缓割治,其微潮红,症不重者,可即行割治。割治前,患者不宜过饱过饥、劳倦过度。割治时,操作应稳,不可伤及腭弓、悬雍垂。割左侧者,先从上端开始,递次向下,刀锋亦向下;割右侧者则刚好相反。割去浅层后,再割深层。每次割治时并无疼痛,或仅有微痛。多次割治后,如喉核显出白筋,或割时疼痛显著难忍者,则不再割。

 【针推按摩治疗】

 一、体针

 (一)急性扁桃体炎

 1、循经取穴法:

 取穴:主穴取合谷、内庭、曲池、颊车;配穴取天突、少泽、鱼际、孔最,每次主、配穴各2穴。

 治法:强刺激泻法,每日1~2次。

 2、局部取穴法:

 取穴:患侧天容穴(位于下颌角后,当胸锁乳突肌前缘)。如体温高者加刺合谷、大椎、曲池。

 治法:穴位处常规消毒,根据年龄和体型选择合适的毫针,取天容穴时避开颈动脉进针,破皮后向扁桃体方向缓慢直刺12寸,捻转强刺激,泻法。患者自觉肿胀感向咽喉部放散时即可出针,不留针。均用泻法。

 (二)慢性扁桃体炎

 1、手穴治疗:

 取穴:合谷,经外奇穴(掌面大鱼际中点),足三里。

 治法:穴位处常规消毒.以281寸毫针.快速刺进0.5寸后,针尖向心方向斜剌,捻转手法,重刺激,使针感向上传导过肘关节以上。足三里以补法,留针15分钟,或温和灸法。每天1次,571疗程,可以使用12疗程。

 2、足穴治疗:

 取穴:双侧太冲穴。

 治法:患者仰卧位,两腿自然伸直。穴位常规消毒,用40mm长毫针斜刺30mm左右,提插补法,产生强烈的针感,使针感沿着小腿向上呈放射感后停止运针。每10分钟运针1次,留针30分钟。每日1次,7日为1疗程。

 3、引火归原法:

 取穴:双侧照海、涌泉。

 治法:照海穴以1寸毫针刺,直刺0.5寸,平补平泻;涌泉穴以艾条温和灸,晚上睡前洗足后自行温和灸,每天1次,每次20分钟,7天为1疗程。连续4疗程。

 二、放血

 1、经穴放血:

 取穴:少商、商阳。

 手法:先将手指搓揉,使之充血,消毒后用粗针或三棱针在穴位上浅刺,放血2~5滴,每日1~2次。

 适应证:急性扁桃体炎。

 2、耳穴放血:

 取穴:耳尖、扁桃体、耳轮123;耳垂尖。任取一穴。

 治法:局部严格消毒后,粗针或三棱针在穴位上浅刺,放血2~5滴,用消毒干棉球沾取,每日1~2次。耳垂处可每次放血10滴。 

3、耳背静脉割治放血:

 取穴:两侧耳廓背侧处由耳根部向耳轮走向的一条迂曲怒张静脉(注:位于扁桃体1穴和2穴之间。扁桃体1穴位于耳轮顶端,与对耳轮上脚后缘相对的耳轮处;扁桃体4穴位于耳垂8区正中;扁桃体2穴位于扁桃体1穴与扁桃体4穴之中点的耳轮处)。

 治法:用75%酒精严格消毒,用无菌刀片垂直于该小静脉走向切一约0.3cm小口,按摩或挤压小静脉近端,使之流出恶血10滴左右,用无菌棉球敷盖切口,胶布固定,次日取下即可。术后第25天每天门诊观察1次。

 适应证:急性扁桃体炎。

 三、水针

 1、手穴:

 取穴:合谷、内关。如左侧病重,取右侧合谷穴,配左侧内关穴;反之取左侧合谷穴,配右侧内关穴。

 治法:取舒适仰坐位,双手置于腹部、暴露取穴部位。以5号针头10mL注射器,直刺入穴位0.50.8cm,注入生理盐水,≤12岁以下每穴注入生理盐水3mL;>12岁可注入45mL。注射完毕立即让患者饮用45口温水,对止痛消炎有协同作用。隔日1次。 

适应证:急性扁桃体炎,尤其对早期或早中期者效果更好。

 2、足穴:

 取穴:双侧太冲穴。

 治法:选用一次性5mL注射器,直刺进针11.5cm,或斜刺进针2cm,注入0.9%生理盐水,每穴5mL,每日1次,连续14次。

 适应证:急性扁桃体炎。

 3、耳穴:

 取穴:双侧耳垂部扁桃体穴。

 治法:(1)患者取端坐位,扁桃体穴常规消毒后,取青霉素皮试液(每mI含青霉素200u0.1mI于耳穴皮内注射。注射后用消毒干棉球轻轻揉按1分钟左右,每日治疗1次。(2)患者采用仰卧位,术者用左手揖食指轻轻按压扁桃体穴至局部酸、胀、痛,并固定耳垂,用络合碘常规消毒后,术者右手持皮试针管从45°~60°的角度快速进针刺入穴位,以针夹斜面进入皮肤.但不刺破耳垂背面皮肤为度,推注药液(用2mL盐酸利多卡因4mg,溶解青霉素钠80u0.20.3mL8u12u),取侧0.40.6mL,小儿剂量酌减,每日1次。术后患者留观40分钟。

 适应证:急性扁桃体炎。

 四、穴位贴敷

 取穴:双足涌泉。

 治法:取白芷、吴茉萸比例为31,为细末.置玻璃瓶内备用。用时先于临睡前洗净双足擦干,取已备好的白芷散适量,用陈醋调成糊状,贴敷两足底涌泉穴,用塑料薄膜覆盖以防陈醋挥发,再用布包扎固定好,次日晨取下,l周为I疗程,视病情用13疗程。

 适应证:对性扁桃体炎可作为主要治法;对慢性扁桃体炎急性复发可作为配合疗法。

 五、按摩与其他

 1、拔火罐:取大椎穴,快速进针,不留针,然后拔罐,留罐10~15分钟。适用于急性或慢性扁桃体炎。

 2、刮痧:用瓷匙之边沿蘸菜籽油或花生油,轻压患者皮肤,刮至皮肤呈紫红色,感到焮热为止,每日1次。常用部位为背部沿足太阳膀胱经自上而下,两肩骼穴以及两曲池穴分别由上而下。适用于急性或慢性扁桃体炎。

 3、发泡疗法:用大蒜茎加雄黄适量捣烂为泥,使用前将患者合谷穴部位常规消毒后,敷部分雄黄蒜泥于合谷穴,以无菌纱布覆盖包扎,单侧病者敷同侧穴,双侧病者敷双侧穴,发泡后如疱较大者,用针管将液体抽出,仍覆盖纱布。如感染者挑破用紫药水涂后覆以纱布。适用于急性或慢性扁桃体炎。

 注意:孕产妇及合谷部位有炎症者忌用本法。一般用药后3~6小时即发泡,起疱后咽部疼痛迅速减轻,红肿的扁桃体也随之消退,全身症状渐渐好转。

 4、推拿:

 1)单侧擒拿法:操作时病人正坐,手向侧平举,拇指在上,小指在下。若病人左手平举,术者立于病人左侧,用左手食指、中指,无名指紧按病人左鱼际背部(相当于合谷穴处),小指扣住腕部,拇指与病人拇指罗纹相对,并用力向前压紧,另用右手拇指按住患者锁骨上缘肩关节处(相当于肩髂穴处),食指、中指、无名指紧握腋窝处,并用力向外拉开。同时第三者可将汤药或流质食物喂给病人,这时病人咽喉疼痛明显减轻,可以吞咽。此法可连续使用(若对侧则施治动作相反)。

 2)双侧擒拿法:患者坐在没有靠背的椅上,医者站在患者背后,用两手从患者腋下伸向胸前,并以食指、中指、无名指按住锁骨上缘,两肘臂压住患者胁肋,同时医者胸部贴紧患者背部。位置固定好后,便开始用力。两手用力向左右两侧拉开(沿锁骨到肩胛),同时,两肘臂和胸部将患者胁肋及背部压紧,要三方面同时使用气力,这样可使患者咽喉部松动,便于吞咽。助手即把预先备好的药汤或稀粥喂给患者吞服。

 适应证:本法适用于急性扁桃体炎伴有吞咽困难者。

 注意事项:无论单侧擒拿法或双侧擒拿法,施术时须注意患者全身情况,施术者用力须得宜,不可过于粗暴。

 

 

相关文章推荐:

西医怎么治疗急慢性扁桃体炎?

有哪些方法可预防扁桃体炎再次发?

急、慢性扁桃体炎发病原因的鉴别诊断
中医不手术治疗急慢性扁桃体炎
中医不手术治疗腺样体肥大、扁桃体肥大的食疗及保健方法
中医不手术治疗扁桃体周围脓肿
腺样体肥大中医不手术保守治疗方法